你知道吗?最近中药材的价格可是涨得让人瞠目结舌!这不,我刚刚从网上查了查,发现中药价格持续上涨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揭开这神秘的面纱,看看这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秘密吧!
涨势如虹,中药材价格为何如此疯狂?

2024年上半年,中药材价格一路飙升,让人不禁感叹:“这价格,简直比黄金还贵!”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白术、猫爪草、冬瓜子、辛夷、朱砂等多种药材价格涨幅翻倍,中药材综合200指数更是从2022年12月初的不到2700点,迅速涨至2023年6月的3500点以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1. 需求上升: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不断提高,滋补养生和治疗病症成为消费者购买中药的主要目的。尤其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消费群体,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进一步推动了中药材需求的增长。
2. 成本上升:农业劳动力流失和种植成本上升,使得中药材的种植成本不断攀升。此外,资源匹配失衡、资本炒作和天气变化等因素,也使得中药材价格波动不定。
3. 供需失衡:一些中药材品种面临产大于销的风险,如白芷等。在价格上涨时,种植户盲目跟风扩种,而在价格下跌时,又造成药贱伤农的状况。
药企压力山大,如何应对中药材价格上涨?

中药材价格的持续上涨,无疑给中成药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面对这一挑战,不少企业纷纷采取措施,以应对中药材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
1. 加强原材料市场动态关注:片仔癀、同仁堂等企业在半年报中指出,中药材价格上涨使公司原材料供应面临挑战,公司将持续关注原材料市场动态,及时研判采购计划。
2. 向产业链上游拓展:以岭药业、盘龙药业、吉林敖东等中成药企业,采取加快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等措施,向产业链上游拓展,以降低对上游中药材价格的依赖。
3. 加强内部管理: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降低企业成本,以应对中药材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加强全国中药材统筹布局

面对中药材价格的持续上涨,全国人大代表、启迪药业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焦祺森提出了加强全国中药材统筹布局的建议。他认为,只有通过综合分析市场大数据,精准预测供需趋势,合理引导种植生产,才能稳定市场供应和价格,减少从业者经营风险。
1. 制定全国性战略规划: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结合各地自然条件、种植传统和产业基础,制定《全国中药材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 建立中药材需求数据库:建立全国中药材大品种的中药材需求数据库、全国大宗常用中药材品种种植产量数据库。
3. 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对中药材质量的日常监督检查和抽检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中药材的违法行为。
中药材价格回落,药企迎来成本“拐点”
就在大家以为中药材价格将持续上涨的时候,情况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据《财联社》报道,上涨三年的中药材价格开始回落,前期涨幅较高的白术、黄芪、丹皮等中药材价格在下半年回落幅度明显。
1. 市场供给格局变化:部分药材品种供给量明显增加,导致市场流通不畅,价格出现快速下滑。
2. 宏观经济、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中药材价格受到宏观经济、货币政策、自然灾害、种植户信息不对称、产地、产量等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3. 政策支持:国办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大中药资源保护力度,规范珍稀中药资源开发利用,推进中药材生态种植养殖。
中药材价格的持续上涨,既给中成药企业带来了压力,也推动了中药材产业的转型升级。面对这一现象,我们既要关注其背后的原因,也要关注其发展趋势,以更好地应对中药材价格的波动。毕竟,中药材价格的稳定,对于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吃瓜爆料黑料网曝门黑料 » 中药价格持续上涨,探究原因与影响